外国一则: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挑选他的原因:帅。
(英语: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1941年9月9日-2011年10月12日[3][4]),著名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对C语言和其他编程语言、Multics和Unix等操作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技术讨论中,他常被称为dmr,这是他在贝尔实验室的用户名称(username)。
生平
丹尼·斯里奇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朗克斯维尔(Bronxville),的父亲是阿利斯泰尔·里奇(Alistair E. Ritchie),是贝尔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
里奇在哈佛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应用数学,毕业后于1967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1968年在哈佛大学Patrick C. Fischer的指导下,发表博士论文〈程式结构与计算复杂性〉(Program Structure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但是他始终没有正式获得博士学位。
他亦曾是朗讯技术公司系统软件研究部门的领导人(2007年退休)。1983年他与肯·汤普逊一起获得了图灵奖,获奖理由是他们“研究发展了通用的操作系统理论,尤其是实现了UNIX操作系统”。1999年两人因开发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一起获得了美国国家技术奖章。
C语言和Unix
当有人问里奇是什么启发他如此设计C语言时,里奇回答说“看来是件值得做的事”("looked like a good thing to do"),他说任何人在同一地方、同一时间会像他那样做的;但是许多人认为这只是里奇的谦言,如C++的开发者和设计师(亦是里奇在贝尔实验室的同事)比雅尼·斯特劳斯特鲁普就曾说:“假如里奇决定在那十年里将他的精力花费在稀奇古怪的数学上,那么Unix将胎死腹中”。
事实上,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两人开发了C语言,并随后以之开发出了Unix操作系统,而C语言和Unix在电脑工业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C语言至今在开发软件和操作系统时依然是非常常用,且它对许多现代的编程语言(如C++、C#、Objective-C、Java和JavaScript)也有着重大影响;而在操作系统方面Unix也影响深远,今天市场上有许多操作系统是基于Unix衍生而来(如AIX与System V等),同时也有不少系统(通称类Unix系统)借鉴了Unix的设计思想(如Solaris、Mac OS X、BSD、Minix与Linux等),甚至以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与Unix相竞争的微软也为他们的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与Unix相容的工具和C语言编译器。
里奇还参加开发了九号计划和Inferno操作系统以及Limbo语言,而这些项目均是基于他以前的成果进一步开发的。
麻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马丁教授评价说
如果说,乔布斯是可视化产品中的国王,那么里奇就是不可见王国中的君主。乔布斯的贡献在于,他如此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渴求,以至于创造出了让当代人乐不思蜀的科技产品。然而,却是里奇先生为这些产品提供了最核心的部件,人们看不到这些部件,却每天都在使用着。
从B语言到C语言
里奇开发 C 语言的初衷,是在与肯·汤普森合作研发 UNIX 系统时需要一种更好的描述性语言。
刚开始,UNIX 内核是使用汇编语言编写而成的。然而随着开发进展,数据量猛增,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整理和灵活操作的需求便应运而生。在1970年前后,他们尝试通过改进 Fortran 语言来进行数据管理和操作,却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随即几年后,二人合作公布出了 B 语言。
关于 B 语言的名字由来,传言有两个版本。一说B是为了纪念肯恩的妻子邦妮(Bonnie),另有说法称, B 指代 BCPL,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剑桥大学开发出的一种计算机语言。这两种说法孰是孰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B 语言的命名决定了其后的改进版本被命名为, C 语言。
B 语言是一种解释性语言,也就是说它在软件运行和 CPU 运行中起到中间层的作用。与此不同, C 语言是编译语言,它在运行之前被编译成机器语言,直接在 CPU 上运行,其运行速度非B语言所能比。
最早期的 C 语言和我们如今所使用的版本框架上并没有太大出入,但是功能简化许多。当时为了满足研发新型 UNIX 内核的需要,它主要提供了数据结构和变量类型。
里奇曾开玩笑称, C 语言拥有汇编语言的力量和汇编语言的便利性。这句话的意思是, C 语言的运行方式更接近于硬件系统。但是,里奇的这句玩笑并没有准确定位 C 语言的地位, C 语言所提供的数据结构,力发千钧,足以贯穿所有高层和底层的语言。
罗伯解释数据结构的重要性:
当你在编写一个大型程序的时候,你需要管理各个组件之间的联系,包括用户、文件、硬盘、程序执行等等。为了对这些部分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就需要对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清晰有效的表达,这个表达形式就是数据结构。
正如 UNIX 的源代码清晰流畅,可读性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数据结构作为基础,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当我们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类和整合的时候,如果使用的是 Fortran 语言,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由于 C 语言中对于数据结构的有效准确的定义,使得其具有强大的可移植性。这种特性使得用C语言所编写出的操作系统可以用于不同的平台,这正是里奇在研发 UNIX 时最主要的初衷,也是如今新型操作系统的主流开发方法。
苹果,微软,以及其他,都是站在里奇的肩膀上
比尔是英伟达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贝尔实验室的教授,他说:
C 语言的开发是科技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因为这个语言把握住了计算机科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并且是恰到好处的中间点,一方面它具备搭建高层产品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够对于底层数据进行有效控制。正是由于这种关联性和枢纽性作用,决定了 C 语言所导向的近三十年来计算机编程主流方式。
从贝尔实验室到微软,再到众人所熟知的利器, C 语言是怎样在科技打造世界的革命中成为了最强有力的武器呢?
革命风潮始发于1973年,里奇发表出第一篇关于C语言的学术性论文。5年之后,他和同事布莱恩·克尼汉撰写出里程碑式的一本书《C程序设计语言》(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克尼汉日后回忆说,为了说服里奇加入合著阵营他费尽口舌,他笑称甚至险些“扭断了里奇的胳膊”。
罗伯对于里奇的崇拜正是来源于这本书。当时,他还是多伦多大学里的一名本科生,他回忆道:“我是在病床上第一次读这本书,立马就被其清晰的描述和深入浅出的解读给吸引住了,这种语言和逻辑的清晰准确表达是日后任何教材或者参考手册都无法超越的,它堪称经典,甚至让我忘记了当时正在生病。”
通过这本书,当年如罗伯一样的很多大学生开始使用 C 语言。尤其当贝尔实验室公布出 UNIX 的源代码之后,C语言的风潮已经势不可挡。可以说, UNIX 源代码的公布不仅推进了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更决定了日后互联网时代的开源计划是应始之驱。里奇于1983年被授予图灵奖,并且于1998年获得了国家科技勋章。
罗伯介绍说,里奇是一个非常低调地科研工作者。和乔布斯力图形成垄断的个人主义截然不同,里奇一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为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所用,能够为他人日后的科研工作和科技进展提供便利。
克尼汉评价道: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今,我们都站在里奇的肩膀上。
这句话,应该是对丹尼斯·里奇先生的一生最有力也是最中肯的评价。
著作
•《C程序设计语言》
•《Unix Programmer's Manual》
中国一则:黄鑫。挑选他的原因:西电前辈。木有找到照片,估计也是个帅气可靠的boy。
网名: glacier ,木马冰河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工作:网络安全网站“安全焦点”
性别:男
黄鑫冰河之父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微软网站被黑客入侵是因为木马软件的缘故。这个以特洛伊战争中使用的木马正大摇大摆地杀入互联网的领地,而这个软件的编写者就是被我们称为木马教父的黄鑫。99年,木马虽然已经在黑客中间遍布使用,但多数为国外的BO和BUS等木马,对于一些刚接触黑客的生手来说,理解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熟练使用这些软件无疑成为了“通往黑客道路”上的最大的难题,此外这些木马多数能够被杀毒软件擒获,使得国内的黑客多数不愿意去用木马。正当国内大多数黑客们苦苦寻觅新的国外木马时,一款中国人自己的编写的木马悄悄诞生了,它就是冰河。冰河在诞生之初凭借着国产化和暂时无杀毒软件能防杀的特点迅速地成为了黑客们使用最广泛的木马。冰河本不该归属于木马的行列的,按照冰河作者黄鑫的话说,他编写冰河完全是靠自己的兴趣和网友的鼓励,最初只是想编写一个方便自己的远程控制软件,不曾想竟然编成了一个中国流传使用最广泛的黑客软件。
在1.2版本冰河发布以后,国内的黑客们大多认同了冰河,把冰河作为了木马软件的首选。经过多方的支持和鼓励,特别是来自中国国内的黑客们的支持使得黄鑫又努力开发出冰河2.0。2.0新增加了许多以前没有的功能和特性,特别是它在使用的过程中比1.2的更加方便更加的隐蔽好,所以2.0的出现使得冰河立即成为了人尽皆知的木马类黑客软件。冰河良好的隐蔽性和使用简单的特点让国内许多想成为黑客,但又不懂黑客技术的人深深地过了一把黑客瘾,利用冰河入侵个人系统计算机后,他们便能够利用冰河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现今很多出名的黑客都是利用冰河迈向通往黑客道路的第一步的。黄鑫的冰河让很多人体会了做黑客的快感,更让很多人了解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其实就黑客的定性而言,身为一个数据库开发程序员的黄鑫或许根本算不上一个黑客,他从来没有黑过任何一个网站,甚至在开发测试冰河的时候也是利用自己和朋友的计算机来检验。然而我们不能否认冰河的强大功能,特别是2.2版的冰河开发出后,它可以让任何一个菜鸟顷刻之间变成一个极具有攻击力的黑客。这一切理由都让黄鑫成为了中国黑客,特别是初级黑客们的精神领袖。我们几乎能从每一个想了解黑客的朋友的计算机里找到冰河的身影。在中国千千万万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计算机中,几乎每一百台里就埋藏着一个冰河,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大大小小的网吧里时常能够听到那些初级黑客利用冰河搜寻出冰河的受害者后发出的兴奋高呼。冰河,已经成为了中国木马的代名词。冰河已经成为了互联网恐怖的象征。
现如今黄鑫已经停止了对冰河后续版本的开发,作为程序员的良知让他不得不面对冰河作为一个黑客工具的危害性。没有人想成为人民的公敌,正是这些良知让黄鑫放弃了冰河的后期开发。作为一个无意间带动了中国互联网络安全发展的人,他的名字应向他的软件一样,永远值得我们去回忆,虽然他带给我们的只有那个经典的木马程序,但这依然不丝毫影响我们对他的崇敬。冰河在打开我们电脑大门的同时也打开了我们对网络安全认识的大门。
黄鑫还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时,为了给自己的电脑杀毒,黄鑫一头栽进网络安全的世界里再也没有出来。1999年上半年,黄鑫写出了冰河木马软件。随着冰河木马在网上的迅速传播,黄鑫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
冰河木马一经问世就颇受争议,争议的核心是它既可当作植入被攻击端的木马,也可作为正当的网络远程管理利器。黄鑫自己从未用它黑过任何一台别人的电脑,如同一个纯粹的剑客武痴,他关注的只是技术本身。
在那场中美黑客大战中,许多人都用了黄鑫写的程序去攻击。黄鑫始终认为,对真正的黑客来说,破坏并不是目的,技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自由与开放的环境中发挥每个人的专长。
江湖中,任何厉害的“武功”本身并没有害,只是要看用它来杀人,还是救人。当90%的人用“冰河”来给别人种木马时,黄鑫觉得“冰河”已失去了再升级的意义,他终止了冰河木马升级开发后,又关闭了“木马冰河”个人站点,因为这个网站正被众多狂热的黑客痴迷者变成“木马黑机”的交流园地。
2000年底,黄鑫加盟网络安全网站“安全焦点”,他将完成公司本职工作之外的精力都用于知名扫描器“XSCAN″的开发升级以及“安全焦点″的建设维护。
朋友和女友对黄鑫的评价是:黄鑫做事情比较踏实,重实际,技术很好但是谦虚,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目前他与女黑客wollf携手连理,生活美满幸福。
黄鑫,木马的精神领袖。他应当之无愧地为中国黑客软件的头把交椅。